aerospace

瑞士斯达拉格公司成立 125 周年

来自康斯坦茨湖畔的铣床先驱

来自康斯坦茨湖畔的铣床先 驱:斯达拉格总部位于罗尔 沙赫伯格,自成立距今将近 一个世纪。20 世纪 20 年代, Oskar Hoppe 和 Henri Levy (右)自豪地将厂房介绍给 妻子 Rösli 和其他家庭成 员。

 

如果没有这些设备,某些船只无法出航,许多飞机无法起飞,大量发电厂无法可靠地工作:有了来自于瑞士罗尔沙赫伯格的斯达拉格 集团的支持,许多事情才得以实现。该集团不仅被来自世界各地的飞机制造商、船只建造者和能源公司认可,而且被来自各个行业的 生产专家所熟知,并获得了他们的高度评价。这是一项惊人的成就⸺而这一切都起源于 125 年前专为纺织行业制造的自动穿线机。

在图卢兹获得一枚金牌!如果让这位来自 法国上阿尔萨斯地区的训练有素的商人回 到当初他向瑞士圣加仑州世界知名手工刺 绣公司的老板们兜售机床的时候,他当然 做梦也不会想到有这么一天。作为新入籍 的瑞士公民,Henri Levy 对这些刺绣公司 的工作非常着迷;但是,他对手工穿线的 繁复流程持有异议,这个工序往往由儿童 来完成。1897 年,这位年仅 27 岁的销售 经理接手了一个锁匠工坊,并发明了穿线 机,他和他的员工共同设计和制造了这台 穿线机。

这一概念的横空出世在纺织业引起了轰动: 十年后,在图卢兹举办的国际工业博览会 上,Levy 凭借该发明获得了一枚金牌。之 后不久,Henri Levy 在罗尔沙赫的机械车 间售出了第 3,000 台穿线机。众多其他纺  织机紧随其后,也取得了类似的成功。但是, 几年后,由于圣加伦对刺绣的需求持续下 降,并因此危及他未来的生意时,他转而 将重点放到了车床和立式主轴成型机上。

受到两位德国发明家的激励

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 1917 年,当时德国发 明家 Oskar Hoppe 和 Richard A. Kempin 到  Levy 的公司进行了参观。两人提议 Levy 应该建造一台带有封闭框架的刚性铣床样 机,而他们拥有这种机床的德国专利。 Levy 为这个设计所折服。仅仅两年后,这 个发明就变成了一个成功产品的蓝图―― 这个设计被原来的工坊, 即现在的 Starrfräsmaschinen AG (Rigid Milling Machines AG) 工业化,进而征服了日益 繁荣的汽车工业。几年以后,这家股份有 限公司发展到 400 人以上的规模,并迁至 邻近的罗尔沙赫伯格的一个更大的工厂。

刚性铣床的成功与今天斯达拉格集团所取 得的成功有着一样的秘诀:这家总部位于 瑞士的机床制造公司一直在彻底地贯彻其 设计原则,即直到原设计被更好的新型设  计取代之前,他们可以一直对原设备进行 改进并销售。48 年间,这家公司一直保持 着其合作的两位发明家提出的设计,直到 1967 年这款刚性铣床停止生产为止。

Levy 爸爸:对斯达拉格员工慈父般的关怀

“Levy 爸爸”――就像他被人们亲切地称 呼的那样――于 1947 年去世,为他的后 代留下了一个公司。这个公司不仅仅是如 何经营企业的一个光辉典范,而且也是在 经营企业中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典范。公 司成立后的 50 年里,他为员工做过的许 多慈父般的行为证明了他被称作“爸爸” 的原因。在 20 世纪初――准确地说是 1903 年――他是最早建立健康保险计划 的雇主之一,随后又建立了公司养老金和 团体保险计划。Jean Schaufelberger 和 Manfred Widmer 等继任者也一直秉持这 种社会责任感,他们慷慨地为员工提供食 堂、学徒工场和技术制图员学校等。

Levy 去世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,公司在 罗尔沙赫伯格不断创新。长远来看,这些 创新将奠定公司持续成功的基础。 1956 年,斯达拉格开始建造铣削透平叶 片的机床,为这家公司进入航空航天和能 源行业铺平了道路。当其开始制造用于飞 机发动机或燃气/ 蒸汽轮机的叶片时,极佳 的表面质量(这取决于加工精度)成为了 其最大的优势。为了在铣削叶片时更进一 步提高精度, 这家瑞士机床建造商  从 1961 年起在他们的仿形铣床上配备数控磁带式控制器。

经受住了石油危机的考验

大约十年后,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,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许多以出口为主的公司(比如斯达拉格),几乎停滞不前。之前的那些投资成为斯达拉格公司存活下来的关键。正如罗马俱乐部报刊 (Club of Rome) 于 1972 年出版的一份当代报告的标题一样,这家瑞士公司几乎到了“增长的极限”。尽管如此,斯达拉格依然看到了五轴数控机床带来的机遇。利用这种机床可以持续高效地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工件的整体加工。斯达拉格随后在 1973 年推出了 NB 125 D,这款机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便是可以进行五轴联动铣削。这种复杂的技术在铣削飞机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叶轮时很受青睐。

投资得到了回报:飞机制造商 Rolls Royce 和 Construcciones Aeronáuticas 先后订购了斯达拉格的新型数控专用机床。凭借着这种专业性,斯达拉格还赢得了与马萨诸塞州林恩市通用电气的合作,并在那里成立了自己的子公司,以便为其在美国的新客户群提供更好的支持。斯达拉格迈出的这一步在其取得今天之成就的道路上至关重要:这家国际集团公司已在瑞士、德国、法国、英国和印度建有生产基地,并在所有重要客户所在国设有销售和服务公司。

在 20 世纪 80 年代面临的更多挑战

尽管前进的道路上依然困难重重,但斯达拉格仍在通过其创新能力不断克服这些阻碍。伊朗战争造成油价飙升,由此引发 1982 年全球经济衰退。自此,这家总部位于罗尔沙赫伯格的公司将关注点转向自动化。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举措,因为全面数字化已经开始重塑工厂环境:“计算机集成制造”(CIM) 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术语。斯达拉格在用于铣削叶轮和叶片的新型 NX 系列数控加工中心中采用了这一理念。凭借自动化操作和自行设计的刀具系统,能够大大缩短这些机床的非生产时间。然而,在 CIM 战略之上“锦上添花”的是出现了自主开发的软件,并已证明有益于刀具倾斜加工等应用。机床、自动化和 CAM 软件的巧妙互动使客户实现了 50% 及以上的卓越生产优化效果。在 1986 年新任命的一位董事的带领下,该战略在客户群中开始推行:大概五分之一的机床已经实现自动化,加之控制系统是开放式的,能够与其他制造系统联网。这构成了之后柔性制造系统的基础,为此,斯达拉格甚至提供了自主开发的主计算机。

瓦尔特·福斯特 (Walter Fust) 作为大股东和监事会成员在公司担任重要角色之后,斯达拉格迎来了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。当他作为一名 18 岁的文法学校学生时,福斯特曾用英语做过一次关于斯达拉格和 +GF+ 生产机床的简报,因此对斯达拉格这个公司很熟悉。这给他留下了一个持久的印象。在完成高中毕业会考之后不久,他继续在苏黎世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(ETH Zurich) 学习机械工程。作为一个年轻的企业家,他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购买斯达拉格的股票,并经常查阅公司的报告。20 世纪 80 年代末,在获得大量股权之后,他开始能够在决定公司未来事务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。这位资深机械工程师邂逅了“总能成功适应不断变化  的市场条件”的工程公司。尽管如此,他 还是批评了研发部门对技术的迷恋,他认 为该部门并没有充分地面向市场。

在凯姆尼茨迎来一个新的起点

“我们无法承担噱头带来的任何后果。” 尽管这是这位监事会新任主席的格言,但 如果他把所有的风险都“考虑清楚”了, 他也不回避风险。在 1998 年,他收购了 总部位于凯姆尼茨的德国海科特有限公 司,该公司是东德最大的机床制造联合企 业之一,售出的机床超过 50,000 台。罗 尔沙赫伯格和凯姆尼茨的工厂随后以新的 公司名称“斯达拉格海科特”在共同经营。 这种模式下可以使他们在联合平台战略下 更快速、精准和经济高效地生产。回顾过 往,福斯特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的决定。

福斯特与新任首席执行官一起自 2005 年 之后发起了后续公司的收购。在他们的收 购中,两个人战略性地将目标锁定在制造 软件 (TTL)、高精度测量(西普)、车削、 磨削、龙门和高速加工(多利斯沙尔曼、 杜普莱恩、贝蒂)以及高精度加工(宝美) 上。福斯特在接受瑞士记者 Richard Lehner 的采访时高兴地表示:“所有的收 购公司都与我们的整体战略目标一致。”

冠以新名称之后,斯达拉格集团拥有 10 大 品牌,可以满足各个行业客户的需求。通 过斯达拉格集团机床生产的产品包括:精 美奢华手表的组件、风力涡轮机巨大的驱 动装置、高精度手术器械,甚至包括世界 上最大的潜水艇螺旋桨。

突破思维定式,继续向前迈进

斯达拉格与众不同的另一个方面是它应对 危机和灾难的方式。从公司成立起已历时 125 年,在此期间各种状况层出不穷。例如, 在 1914 年世界大战期间,公司通过调整策 精准开发,想您所想:秉承 这一座右铭,斯达拉格团队 精准开发并制造出客户需要 的机床――具有所有必要的 附加功能,但没有任何非必 要的“花俏的功能”。 速度决定成败:斯达拉格的 产品不仅因其精度而且因其 生产效率而著称。其中一个 重要的例子是 HX-151 高速 铣床,该产品开发于 20 世 纪 90 年代,ABB 曾用它铣 削叶片。 略,安然度过了针织机需求减少带来的困 境:公司创始人 Henri Levy 通过制造香烟 自助贩卖机和樱桃去核机弥补了上述需求 减少造成的损失。今天,公司坚持“打破 思维定式”,以应对疫情和俄乌战争带来 的后果。在众多此类示例中,2022 年 1 月 版《Star》集团简讯卷首语中提及的一个 例子令斯达拉格首席执行官 Christian Walti 博士尤为欣赏:“法国圣埃蒂安的 斯达拉格有限公司曾经接到一项任务,要 求他们采取完全不同的团队协作方式,组 装一台远在中国的已拆解的贝蒂磨床,并 按时进行调试。受新冠疫情出行禁令的影 响,斯达拉格中国公司接手了这项任务, 并由法国磨削专家提供远程专业支持。” 尽管有严格的出行禁令,但这种应变方法 受到了客户――一家全球性公司的欢迎, 并带来了许多额外的新订单。这种斯达拉 格团队精神及由此创造的成果给公司创始 人 Henri Levy 带来巨大的成就感绝不亚于 公司获得的第一枚金牌。